Cucu,80后,在职母亲,旅瑞。
爱读书、断舍离、不收纳的极简主义。

周六的家务



周六上午,约上家人一起进行家务。

回想自己成年之前,和父母住在一起时,一说起做家务总是感觉压力山大。

就比如“拖地”这样听上去挺简单的家务吧:我先是被告知,要用两个拖把,拖两次地。拖地时又会被告知,不能来回反复拖,只能顺着一个方向拖,水也要换两次,拖完一个房间拖把就要洗一次;以为拖完地就大功告成,却又被告知,拖把还应该如何正确清洗,如何正确拧干,如何将之正确置于阳台上进行晾晒……

这还没完。拖地之后还必须接受质量审核:假如有地方拖得不干净,返工是自然的。在我的记忆印象中,拖地如同外科手术一般严谨,也难怪母亲自己每次做完家务都会躺在沙发上,连声抱怨劳累和辛苦。

可惜我那时并不了解《清单革命》,没有将拖地的所有工序以清单记录总结,以便每次严格执行任务,所以每次都会有新的问题出现,不得不时常接受批评责难。我由此确信自己在家务上缺乏应有的天赋和基本的智慧,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家事懒人。生活独立之后,我自然把家务放于待办清单的最底端——哦错了,因为连写下“家务”二字都倍感压力,所以家务根本不在我的待办清单之列。


可成家之后的家务还是不得不做的。比如每周一次的衣物清洗。

超市生活报纸上写道,毛巾需要每三天一换,要用60度以上热水清洗,并在清洗和使用后立即悬挂晾干,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滋生。

洗衣服也不是简单的“洗衣服”一件事啊!晾晒衣架上还晾着上周没有收拾完的衣服,需要清洗的床品还套在被子和枕头上,换下床单后还需要铺上新床单,脏衣娄还需要分类……一想起来就想躺下。

但为了家人的健康,一定要强打精神做家务。但如果勉强自己不是长久之计,能不能请家人帮忙,分担家务,同时又不会打击他们做家务的信心呢?

答案:先从简单明了的任务分配开始。

我来清洗和更换毛巾和床上用品,先生叠衣服,孩子自愿整理床铺。

不问过程,不问结果。

孩子铺完床得意地向我展示,我立即拍手称赞,感谢他帮忙。

先生将叠完衣服放在桌上,并不知道如何收进衣柜,我也只是表达感谢。

结果:共同合作,其乐融融。

想要让家人家务执行得完美彻底,需要有一个完美的清单,或者,一个完美的系统。这个系统,我还需要时间搭建。

至少今天不止清洗了衣物,还收获了一起劳动的喜悦。

也许能成为每周固定的家庭仪式呢。

我对家务,也恢复了一点信心了。

评论
热度 ( 1 )

© 粗糙且好 | Powered by LOFTER